易货网欢迎您!

请登录

免费注册

孤独的货币,失落的易货?

导读:

《企业的名义》是由企巴特文案创作中心隆重推出的易货纪实系列文稿,企巴特、中小微企业和易货同业联盟联袂出品。《企业的名义》以易货的历史演绎为叙事主线,结合当下中小微企业的交易现状和互联网时代的行业生态,讲述了企巴特在互联网+时代如何砥砺创新,不畏艰难,积极倡导现代企业易货新理念,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构建智能易货电商平台,助力中小微企业资源共享、向好发展的故事。

一、谈古论今看货币风起云涌

1.货币的诞生

原始社会末期,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,畜牧业、农业和手工业开始彻底分离,特别是青铜、铁制等金属工具的使用,更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。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逐步扩大 ,剩余产品开始越来越多,普遍的、较大规模的“物物交换”日益活跃。但时间和空间的隔阂,使得这种交换很少能够一次实现所有者的交换目的, 通常需要经过多次交换才能实现。在这种情况下,“一般等价物”应运而生。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表现其它商品价值的商品,例如1个贝壳=2只羊,1个贝壳=1把斧,贝壳就是一般等价物。通俗的讲,参与物物交换的人,共同认可一种具有普遍交换价值的实物,用这种实物随时随地换取自己需要的产品。“一般等价物”是货币的最初形态,它的出现标志着货币的诞生。其本质是为了更好地促进“物物交换”,是在一定程度上引入、统一了物物交换的媒介。

2.货币的演化

《史记》记载:“农工商交易之路通,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,所以来久远,自高辛之前尚矣,靡得而记云。”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,我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。从货币自身形式的演变来看,迄今为止,大致经历了“实物货币—金属货币—信用货币—数字货币”几个阶段。

■      实物货币(自然货币)

一般等价物,在原始社会都是以大自然里某种存在的实物形态出现的,我们也可称之为实物货币,或者自然货币。农业民族的粮食、布帛、农具;游牧民族的牛羊、兽皮;手工业者的陶器、铜器等,都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行使过货币的职能。受其局限性所致,如牛羊不能分割,粮食会腐烂,陶器易碎,铜器笨重等,一般等价物最后集中到“贝”上。贝可作饰品,有使用价值,便于携带与计数,成为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。在考古发掘中,夏商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,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。

但贝作为实物货币的代表,也具有难以消除的缺陷。质地不匀,难以分割,当被分割之后,它的价值便大大降低;或大小不一,难于比较,交易规模较小。随着商品交换和贸易的发展,实物货币被金属货币所替代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。

■      金属货币(人工铸币)

春秋末期,开始出现金属铸币。除了极为稀缺的黄金一直固定地作为硬货币外,此后的每个历史时期,都有不同金属货币的铸造和发行,货币的种类、形状、材质、计量、价值和流通范围各不相同,但也有一定的沿袭性。如秦王朝统一发行的圆形方孔的形制,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;唐朝文书重量向通宝、元宝的演变,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“民国通宝”。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是金属货币广泛使用的物质前提。金属货币所具有的价值稳定、易于分割、便于储藏等优点,也远非实物货币所能比拟。

但随着社会生产和商品流通的扩大,贵金属材质的货币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流通的需要,尤其是距离的大宗贸易,需要携带沉重的金属货币,多有不便。据《宋史》记载,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。在四川买一匹罗(丝织品),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。为解决这些问题,信用货币应运而生。

■      信用货币(纸质货币)

我国最早的信用货币的雏形,可追溯到汉武帝时的“白鹿皮币”和唐代宪宗时的“飞钱”。所谓“白鹿皮币”,是用宫苑的白鹿皮作为币材,每张一方尺,周边彩绘,每张皮币定值40万钱。“飞钱”出现于唐代中期,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上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,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,即“飞钱”。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,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。

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“交子”则是真正纸币的开始。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,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。交子的出现,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。之后,元政府推行钞法,发行统一货币,以中统钞、至元钞为主要货币。由此可见,封建社会的信用货币产生于金属货币流通时期,是金属货币的一种补充。诸如纸币、票据、券都是信用货币的表现形式。信用货币最初可以兑现为金属货币,逐渐过渡到部分兑现和不能兑现。

信用货币在发展过程中,会由于政府滥发而导致通货膨胀,会破坏其兑现性或实际购买力。到了20世纪三十年代,世界各国纷纷放弃金属货币制度,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遂独占了货币历史舞台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,人类历史开启了全新的信息革命。数字货币的出现,就是信息浪潮席卷而来的闪亮珍珠。

■      数字货币

数字货币包括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。数字货币没有物理形态,是服务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产物。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发展是数字货币产生的技术基础。特别是互联网的应用,造就了一个全新的、基于网络空间的虚拟市场,而数字货币的出现,就是为了满足这个新市场里商品价值流通的客观需求。

电子货币是经济高速发展和金融业技术创新的结果,我们常见的电子货币包括银联卡、网银、支付宝、电子钱包等;虚拟货币亦可称为纯网络货币,常见的有购买装备的游戏币,购买服务的专用币(如百度币、Q币等),用于互联网金融投资的加密币(如比特币BTC、莱特币等)。虚拟货币是价值相对性的表现形式或表现符号;也可以说,虚拟货币是个性化货币,个性化价值的表现成熟度塑造了虚拟币的不同类别。

数字货币是当前货币不断演化的最新表现,但人类货币的发展又不是完全断代相续的。硬币、纸币依旧在现实生活的交易中流通;网银、支付宝等电子货币则是网络支付的主要方式;Q币、百度币、企巴特币等则主导着某种特定网络环境下的支付需求。货币的更新和迭代,有一个很长的“并存”和“交接”过程。但数字货币有着传统货币不可比拟的优势,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货币发展的未来。放眼未来,无现金社会的到来将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。每一次人类货币形态的更新,都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,可以说货币是人类文明发展各个历史阶段的里程碑。

二、追本溯源探易货潮起潮落   

从历史角度看,易货(物物交换)发展的过程可以浓缩为价值形态的演化。经历了从“简单的价值形态—扩大的价值形态—一般价值形态—货币形态”几个阶段。那么,在价值形态的历史演化过程中,是不是到达“货币形态”后,前面的几个价值形态就完全销声匿迹,被历史彻底埋汰了呢?我们可以沿着历史的脉络,追本溯源,从时间的维度加以考证。

■      西汉初期,汉朝和西域的使者、商人西行东来,把中国的丝绸和纺织品运往西亚和欧洲,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,通过丝绸纺织品进行交换贸易。除了陆上通道,西汉的商人还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,打通了海上丝绸之路,贸易的形式主要就是以物易物。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。

■      东汉末年,因战乱不断导致经济萧条,实物交换又重新兴起,并逐渐有代替金属货币的趋势;

■      魏晋南北朝时期,由于各国币制混乱不统一,导致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混用,而实物货币(绢帛)还占据了主导地位。《晋书·食货志》记载: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“罢五铢钱,使百姓谷帛为市”。《隋书•食货志》提到,南梁时中国内地大多数地区交易用铜币或实行物物交换。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,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。

■      在唐代,粮食、布帛均为法定货币。“二十年(804年)命市井交易,绢、布、绫、罗、杂货与钱兼用”(《新唐书.食货志》)。白居易的《卖炭翁》,卖炭翁的一车炭,被宫中派出的宦官夺走,换来的就是半匹红纱和一丈绫。  ■《蒙古简史》记载,蒙古国在辽,金边境的指定地点进行互市,西面与畏兀儿,西夏进行贸易往来,以牲畜,毛皮换取绢帛,铁器,染料等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品。

■      《辽史·食货志》载:太宗时,“女真以金帛、布、蜜、蜡、诸药材及铁离等物,来易于辽者,道路襁属。”“以羸老之羊及皮毛易于南中之绢”; 宋使胡峤在《陷辽记》中记载:“上京西楼有邑屋市肆,交易无钱而用布。”到辽末天祚帝时,还有用牛羊换取粮食的记载:“雅里(梁王)自定其值,粟一车一羊,三车一牛,五车一马,八车一驮。从者曰:“今一羊易粟二斗,尚不可得,比值太轻”。”(卷五九《食货志·上》)由此可见,实物交换在契丹社会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,尤其是民间极为普遍,而铸币业仅限于补充、辅助地位。

■      宋初,政府禁止以铜钱买马,改用以布帛、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。

■      《明史·食贷志》记载:“番人嗜乳酪,不得茶,则因以病。故唐、宋以来,行以茶易马法”。

■      明朝的郑和船队七下西洋,装载了大量中国的货物,如铜钱、丝绸、瓷器、茶叶等,换回了国外的珠宝、香料、药材、珍奇动物等。郑和下西洋,开创了古代海外易货贸易的历史壮举。

■      清朝末年,华商外贸行栈的经营也采用“物物交换”的方式。据英国商人、领事向其政府报告记载:上海等新埠由于现银缺乏而大量存在物物交换,即将各货物折价后以货易货。

■      《琼中县志》记载,清至民国时期,县内交易多以整数为单位进行物物交换,比价差距很大,一只阉鸡仅换一根缝衣针,5公斤食盐可换一树荔枝果,15公斤稻谷仅换一把勾刀,三亚市羊栏镇妙林村曾发生过一件衣服换一头大水牛的事情。

■      在我国的部分农村地区,至今依然存在以原料换成品的交易。比如小麦换西瓜,大豆换豆腐等。民间更有“鸡蛋换盐,两不找钱”的谚语。而现代收藏界更是保持着以物易物的交易习惯。

■      1989年-1992年,中国商人牟其中用轻工产品,通过易货的方式,从俄罗斯置换了4架飞机。

■      2013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访泰国期间,中泰双方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中明确透露,中国将用高铁换取泰国的大米和橡胶。   

从以上的考证,可以看出“物物交换”这一古老的贸易方式,从未退出历史的舞台。无论是在经济向好的繁荣期还是在物质匮乏的萧条期,无论是在铁马兵戈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歌舞升平的和平年代,无论是在落后闭塞的封建社会还是在信息发达的当前社会,无论是民间个体行为还是政府官方行为,物物交换一直存在于人们的经济活动中。它的优势是货币等任何交易形式所代替不了的。甚至在某些历史时期,实物交易的色彩和光亮比货币经济更加强烈。套用《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》里的话,就是“你见,或者不见“物物交换”,它就在那里,不悲不喜。”

三、鉴往昭来的独立思考

■      孤独的“货币交易”

当今社会,单一的“货币交易”大行其道,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“卖货思维”,通过这种“单向受益”的经营行为,想把“金钱握在自己手里”。人们习惯于把货币看成是以金银为代表的贵金属,把价值看成是货币的自然属性,这是催生“葛朗台”的思想根源,当守财奴把大量的金银囤积在坛坛罐罐里时,货币还有什么意义?货币在历史的长河中,经历了从“实物货币”到“数字货币”的历史演化,但这种演变是“形变而神不变”。货币的基本职能是通过“流通”来促进“商品的市场流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”,这就是货币的“灵魂”。所以,我们“卖货”的表象是“赚钱”,而“赚钱”的目的却是为了“花钱”,即购买自己需要的产品或服务,通过享用产品或服务的“使用价值”,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。货币只是在这种复杂买卖商业活动中,充当了一个交换媒介的作用。即便如此,人们依然痴迷于“金钱交易”的游戏,而淡忘了“货币交易”的起源于“物物交换”。

■      失落的“易货交易”?

人性总是喜欢追随主流,热衷于当下。虽然“物物交换”从古至今一直与“货币交易”并存发展,但在“现金为王”的当下社会,似乎落入了被人遗忘的尴尬境地。更有失偏颇者,认为“物物交换”是原始社会才有的交易方式,现在谈“易货交换”是逆历史潮流。企巴特认为,在商品经济更为发达的当前,“货币交易”占据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,但“易货贸易”作为“货币交易”的有效补充也是必不可少的。"易货交易”也可以实现“商品的市场流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”,而且它的诸如“成本低廉”之类的优势,是货币交易无法比拟的!“货币交易”与“易货交易”并存,是一种符合大势而且科学、合理的“贸易方式结构配置”,尤其对举步维艰的中小微企业来说,更是如此!

■      “易货交易”的进化思考

正如《礼记·中庸》所言,“万物并育而不相害,道并行而不相悖。”企巴特认为,“易货交易”与“货币交易”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,更不是“有你无我,有我无你”的敌对关系。无论是“易货交易”还是“货币交易”,都是为了“促进商品的市场流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”,从这个角度来讲,二者是相辅相成,互为补充的。而现实生活中,“物物交换”之所以被冷落乃至遗弃,是因为“物物交换”没有像“货币交易”那样与时俱进,完成表现形式的形态进化!但如果因此而遗弃古老的“易货交易”,必将是人类历史犯下的一个大错!

既然古老的“易货贸易”从未彻底告别历史的舞台,我们如何让它老树开新花,成为市场交易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呢?企巴特认为,给传统的“物物交换”注入时代的“互联网基因”,就能助力“物物交换”实现“凤凰涅槃”,重新焕发勃勃生机。

企巴特已经开启了互联网时代的“易货交易”创新之旅。企巴特有一个梦想,那就是引导企业树立全新的“易货思维”,让企业从过去纯粹的“利己主义”者,走向未来企业间的“资源共享”、“合作共赢”和“互利互惠”。具体模式是企巴特搭台,企业来唱戏。全国的中小微企业,都可以免费入驻开店,在企巴特电商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产品或服务,随时接受其他企业的需求置换。企巴特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来高效匹配企业需求,通过平台币结算的方式,来帮助不同企业实现商品的互换。彻底解决传统易货所面临的时间、空间和需求的三重耦合问题。为中小企业的去库存、降成本、拓市场、融资金提供高效的电商服务。

综上所述,企巴特认为货币不孤独,易货也不失落,因为一切都在“与企同行”!